9月17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结业典礼在线上通过直播的方式举行。吉林省语委办副主任、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于华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校语委会主任、基地负责人张存贵,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静媛出席结业典礼。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100名教师,校语委会部分成员、基地培训教师、学生志愿者参加结业典礼,校语委会副主任、基地执行主任、项目负责人陈少志主持会议。
陈少志从培训准备、培训实施、培训达成三个方面做了培训总结。培训班2022年6月2日开班,至9月17日结束,历时三个月之久。为保证顺利培训任务,组建了由7名国测员、9名省测员、7名专业课教师和10名师范生志愿者组成33人的培训团队。优选腾讯会议、云班课、华东师范大学培训质量监测平台、科大讯飞畅言APP等平台,开展了13次26学时的理论授课,12次24学时专题训练,通过录播+直播,专家讲座,一对一、一对多辅导、每周打卡自主训练、总结反思等方式,从原理上解决学员错误发音的根源。同时,对学段纠音重点有针对性训练,对重、难点音进行发音要领、拼读规则和跟读练习。三个月来,学员累积打卡3181次,观看录播视频38560小时。通过3次模拟测试,对学员语音面貌进行检测:对照开班前,学员二级乙等4人,三甲87人,三乙9人,结业时达到二级甲等6人,二级乙等52人,三级甲等31人,三级乙等3人,不入级1人,未测试7人。学员参与率92%、普通话水平提高率95.7%。
新闻与出版学院中文系主任黄平教授公布了优秀学员名单。优秀指导教师代表新闻与出版学院副教授丁明秀博士发言,她分享了本次培训体会和感受,她认为有信心,有耐心,有热心,有恒心,是完成培训工作的关键。优秀学员代表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小学代玉兰老师发言,她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优秀志愿者代表刘芳源同学发言,她分享了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学员老师的淳朴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坚定了自己将来做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决心。
张静媛在讲话中感谢吉林省教育厅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内容,特别是增加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养成、汉字书写与课件制作等内容,开阔老师的视野;培训形式有创新,采用录播+直播完成培训内容,录播便于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培训内容,直播便于学员与培训教师面对面解决本周培训难点和相关问题。学习资源丰富,使学员积累了丰富的授课视频及相关资料。
张存贵做总结讲话,他说,今天,恰逢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们在这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隆重举行科尔沁右翼前旗100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结业典礼,意义非凡。今年推普周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借此,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巩固提高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和能力的主力军,希望基地的各位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发挥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特点规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