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致函我校,同意我校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方向)校企协同项目立项全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
为贯彻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落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2021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在全国发起了创建“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项目申报工作。项目以国家十四五战略产业为指引,在全国100个产业和中小企业聚集地区,汇聚地方政府、合作院校和中小企业资源,共建“一个空间,两个智库,三个中心,四个专项”,以此为依托,建设特色现代产业学院,最终形成“一城一产一学院”的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学校依托吉林省装备制造这一支柱产业优势,聚焦工业机器人方向,整合吉林工师梦工场孵化基地和机械、电气、汽车三个学院的专业资源,汇聚吉林省工商联光机电行业商会数字自动化商会、长春市智能装备产业联合会、长春3D打印智能制造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载体,深入与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及协会所属140余家企业合作,以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发展方向,强化人才支撑,打造吉林省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科技人才汇聚高地,结合国家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及实践平台,助力高校培养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复合型人才。形成学校与区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行业龙头企业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机器人技术科技创新与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生态。
项目将围绕特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基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方向的就业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搭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就业创业创新实践资源空间(一个空间);建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就业创业专家智库和行业企业与产业智库(两个智库);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就业创业大数据云平台中心、开办特色产业学院创业孵化中心、校会企三方联合共建第二课堂创新运营中心;开展行业性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性培训、国家级课题、品牌宣传四个专项建设。
学校将“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学校成立了校院两级示范实践基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专门机构和制度体系三位一体,分层管理,级级助推项目基地工作不断取得更大实效,推动我校与合作单位在就业创业创新领域形成示范和品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