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暑期软件培训、技能实训、企业实践三大篇章
尽管盛夏七月,酷暑难当,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仍然汗流浃背地坚持学习和训练。
机械工程学院于2016年7月18日——8月18日分别组织进行了CATIA软件培训+学生技能实训+学生企业专业实践。旨在提高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软件教学能力及软件应用水平;培养大四学生熟练应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设计能力、操作技能和密切结合企业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将前期所学的机械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内容融汇贯通,提高就业竞争力,贯彻知识与工作能力并重的教学目的。
一、师生齐头并进学软件,收获满满
培训在2016年7月18日上午九点第一实验楼209机房拉开序幕,共有王桂萍、朱秀荣等11位教师及32名大四学生参加。培训教师为法国达索系统东北地区培训中心——长春天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授课经验丰富的刘广龙、姜伟东、范雨3位教师。
CATIA是一款集CAD/CAM/CAE一体的综合性应用软件,现广泛用于汽车、航天等领域,是目前机械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实用软件之一。熟练掌握和运用该软件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此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CATIA软件的基础模块、装配模块、工程图、创成式曲面设计、运动仿真模块及逆向工程共6个知识模块。授课教师由浅入深的讲解和指导,配以企业代表性案例训练(如:零件二维图、轴承座等),这种授课方式深深吸引培训的师生,虽是35℃的酷暑天气,培训室内却是座无虚席。每天培训从早上8:30开始,到下午4点结束,中午仅有1个小时休息时间大家也不忍离开,很多师生贪黑起早地抓紧时间巩固前一天的学习内容,课下围着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许多教师每天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弥补机房电脑不够用,只为了多一个人学习。高温天气,加上50台电脑散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坚持着、坚守着。
8月1日培训结束时,师生都意犹未尽,收获满满,信心十足。15天虽是短暂,但对学生而言,这是学习、交流、分享的15天,更是鼓足干劲、扬帆启航的新起点。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必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遇。对教师而言,这是丰富、提高、总结的15天,对于教学能力和双创教育能力都将显著提高,必定能够以更加澎湃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的专业素养和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之中,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二、学生攻坚克难练技能,信心十足
这个暑假是机械工程学院师生没有休息的假期,为了巩固分院2015级工程师班学生的技能,为了短期内迅速提高大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了不受平时课业干扰,集中精力和时间最大化保证学习效率,机械工程学院组织了近80名学生为期一个月的职业技能暑期集训班。从7月18日早8点开始,数控实训室的所有数控铣床就上岗为学生服务,分院朱秀荣、刘锋、谷占斌三位教师牺牲自己的整个假期完全投入到学生的培训当中。
室外酷暑,室内机器隆隆作响,铁屑、冷却液、汗水、灰尘浑浊的空气令人窒息,三十几度的高温,只想躺在空调房里避暑还嫌不够,可穿着严严实实的工作服,带着工作帽,机器旁一站就是10个小时,这样恶劣的天气,恶劣的学习环境却没有阻挡机械学院学子渴望学习的热情和各位老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责任感。高温、噪声、污浊的空气摧毁不了机械师生的意志,付出的汗水回报给我们的是满满的自信和实打实的操作技能。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必将因为今天的努力而海阔天空;老师的辛勤奉献必将获得学生的敬重和感恩的心。

三、学生企业实践显身手,赢得好评
软件培训刚结束,机械工程学院就收到合作企业——吉林赛金得智能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学生假期去企业实践的邀请:因企业新项目涉及大量拆图工作,企业希望派10名学生参与此工作。这是充分锻炼和检验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和机械加工工艺能力的绝佳机会,摩拳擦掌终于可以小试身手,经过认真挑选,牛童、马玉龙等10名大四学生于8月8日到达企业。经过企业技术人员2天的培训,便与其他几所高校的实习生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因我院学生对拆图工作适应快、CATIA软件应用能力明显比其他高校学生强;而且学生都能吃苦耐劳、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到很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赢得了企业董事长及广大技术人员的广泛好评。因此又请求再选派10名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决定择优录用。由原来只同意接收学生实习,到有录用意愿,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的辛勤付出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机械工程学院的校企合作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6年的暑假,是机械工程学院奋斗的一个月,是转型发展稳步上升的一个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淀的一个月。机械学院的师生永远坚信:脚踏实地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努力奋斗才能换来无憾的人生!